
什麼是空腔呢?
顧名思義:有空氣的地方。
我們都知道隨著潛水深度增加,水壓越大,導致身體中的空氣會被擠壓變小而需要平壓,
20..30..40..到了大深度,
潛水員們更是必須斤斤計較著每一絲的空氣使用,
練內功般、吞吐收放著體內的空氣,
那麼下潛時能否觀察身體內的到底哪裡還有空氣就非常重要了。
要想下的深,基礎知識必須紮實!
人體在水下時的空腔:肺部、口腔、鼻腔、竇部、中耳、面鏡
竇部
其中先將竇部挑出來吧!
竇部又稱鼻竇。
這種組織是顱骨內部的四對空腔,主要功能包括減輕頭骨重量、加溫與加濕吸入的空氣、幫助發聲共鳴,以及提供一定的保護功能。
鼻竇與鼻腔相連,通常會跟我們的中耳平壓一併貫通,所以卡平壓的人常常會有臉部、牙齒、牙齦脹痛的感覺,其實就是因為鼻竇平壓不完全,而有輕微的擠壓傷。
若是因感冒、過敏、鼻竇炎會產生分泌物而導致氣體無法順利排出或進入,就有可能造成鼻竇擠壓傷。

面鏡
再來是我們常常忽略的:面鏡!
面鏡裡同樣有空氣,而在水下也與我們的鼻腔相通,
學生上課時常常會忘記,但別忘了在水下也算做是人體的空腔一部分喔!
過了一定深度以後,面鏡裏頭也會因壓力上升而越來越緊越來越緊,
這時候就要做面鏡平壓啦!
有些人會在平壓時感覺的眼睛會有空氣跑出來,
那是正常的,透過淚管確實有些人可以達到面鏡平壓的作用,
但其實只要用鼻子輕輕地往面鏡吐一點點空氣,
就會馬上得到緩解啦!
如果都不做面鏡平壓的話會不只頭部會感到被壓迫,
更有可能會導致眼睛周圍的微血管(結膜、眼瞼、鼻樑等)因為強烈的吸力而破裂,導致結膜下出血,
這時眼白會出現明顯的紅色出血點,雖然看起來很嚇人,但通常不會影響視力。

而人魚表演者們則是面鏡都不戴,自然沒有面鏡平壓的問題啦
現在市場上也推出了免平壓面鏡,
讓試圖挑戰深度的選手們有了新的選擇,
其目的就是讓我們省去面鏡平壓的動作。

圖:Evolve 的免平壓面鏡,乍看相似於蛙鏡
但作用與蛙鏡大大不同,
千萬不可佩戴蛙鏡下潛!
更詳盡的訓練方式歡迎來課程詢問 >> 初階自由潛水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