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下攝影充滿困難都是因為水的特性會影響光線、顏色和清晰度,導致照片缺乏對比、色彩偏移或細節模糊。而 Adobe Lightroom 是強大且直觀的後製工具,能幫助我們有效調整水下照片,使其更加鮮豔、清晰。本文將詳細介紹各項關鍵功能,並說明什麼時候使用它們。
首先這張照片是使用GoPro 12拍攝
1. 光線 (Light)
水下攝影的最大的困難,就是亮度不足或亮部分佈不均。Lightroom 的「光線」調整可以幫助我們解決這個問題。
- 曝光 (Exposure):當照片整體過暗或過亮時,可透過此功能進行全局調整。
- 對比度 (Contrast):增加對比能讓照片更具立體感,適合用於水下高動態範圍的影像。
- 高光 (Highlights) & 陰影 (Shadows):調整高光可挽救過曝區域,而陰影調整可拉回暗部細節。
- 白色色階 (Whites) & 黑色色階 (Blacks):適合用來微調照片的最亮和最暗部分,確保畫面層次豐富。
使用時機:
- 照片過曝或欠曝時。
- 需要增加或減少畫面對比度時。

2. 白平衡 (White Balance)
潛水拍攝時,紅光容易被水吸收,導致照片偏藍或偏綠。透過 Lightroom 的「白平衡」調整,我們可以恢復更自然、還原的色彩。
- 色溫 (Temperature):調整色溫滑桿可讓照片由冷色調轉向暖色調,適合修正水下的藍黃色偏。
- 色調 (Tint):可微調紫色與綠色色偏,幫助消除不自然的水下色彩。
使用時機:
- 照片明顯偏藍或偏綠時。
- 想要讓水底世界的顏色更還原真實情境時。

3. 曲線 (Tone Curve)
「曲線」是 Lightroom 最強大的色調控制工具之一,可讓你精細調整影像的亮度和對比。
- RGB 曲線:可單獨調整紅、綠、藍三色通道,適用於水下照片中紅色流失的情況。
- 亮度曲線 (Point Curve):可根據需要加強亮部細節或拉回暗部層次。
使用時機:
- 需要更精細地調整亮暗層次時。
- 需要修正水下照片的色偏時。

4. 顏色混合 (HSL / Color Mixer)
水下照片常常缺乏紅色,導致整體色彩不自然。透過「顏色混合」功能,可以個別調整不同色相的飽和度與亮度。
- 色相 (Hue):調整特定顏色的色相,例如讓水偏青或讓珊瑚偏紫。
- 飽和度 (Saturation):增加或降低特定顏色的強度。
- 明度 (Luminance):控制顏色的亮暗,能有效強調主題。
使用時機:
- 想要讓水變得更藍,或讓珊瑚與魚類的顏色更飽和時。
- 想要降低某些不必要的顏色干擾時。

5. 清晰度 (Clarity)
清晰度能增加影像的局部對比,使照片的細節更明顯,適合用於強調水下輪廓,如沈船或珊瑚。
- 但過度增加清晰度可能導致畫面變得過於刺眼,因此建議適度調整。
使用時機:
- 想要增加水下景物或珊瑚的紋理細節時或是照片看起來太柔和時。
6. 去朦朧 (Dehaze)
水下環境常因浮游生物或懸浮顆粒導致畫面模糊,「去朦朧」功能能有效提升畫面的透明度。
- 過度使用可能會讓畫面產生不自然的對比與色偏。
使用時機:
- 當照片有明顯霧氣或水中懸浮物影響視覺清晰度時。
- 想讓背景更清晰、減少水霧影響時。
7. 細節 (Detail)
「細節」功能主要用於銳化影像,使其更清晰,同時降低數位噪點。
- 銳化 (Sharpening):適合用來增強細節,但建議適量使用,避免產生過度銳利的邊緣。
- 去雜訊 (Noise Reduction):降低水下環境中產生的雜訊。
使用時機:
- 需要提升細節,讓水下生物的紋理更清晰時。
- 在低光源條件下拍攝,出現噪點時。

8. 遮色片介紹 (Masking)
「遮色片」是 Lightroom 近年來增強的強大功能,允許選擇性調整畫面中特定區域。
- 顏色範圍、明度範圍 (Range Masking):根據亮度或顏色來選擇調整範圍。
- 筆刷 (Brush):可手動選擇特定區域進行調整。
- 線性漸層 (Linear Gradient) & 放射狀漸層 (Radial Gradient):適合用來改善特定區域的光線與對比。
使用時機:
- 需要局部調整水下主體時,如讓主角更亮,背景更暗。
- 需要強調光線方向,增加畫面層次時。

Lightroom 是後製水下攝影的強大工具,透過上述功能的搭配,你可以有效提升水下照片的質感與視覺吸引力。不論是修正光線、調整色彩,還是強化細節,掌握這些技巧都能讓你的作品更具震撼力!
對哪個功能最感興趣?歡迎留言討論!
🎯 想學習更多水下攝影與修圖技巧嗎?立即預約我們的水下攝影工作坊,讓你的照片更上一層樓!
推薦文章-